叁柒設計 三七设计 Three seven design
详细信息
来自:关键字:

失落的陶都?湖北蕲春管窑

  June 02nd,2010 17:31:48   Category : 更新日志
 Click (1778)

      与黄石一江之隔的江边有一个古镇:蕲春县管窑镇,这里曾是古代民间重要的陶窑基地,早在1300多年前的盛唐时期就有 “陶都”之称。然而,在历史长河中,这座历经千年的“古陶都”最终没能将祖辈们创下的“基业”发展壮大,却被历史的烟云所湮没,除了留下许多被废弃或残存的窑炉址外,只有许许多多的遗憾。
  湖光山色管窑镇
  中国古代以生产陶瓷、丝绸闻名于世。在外国,中国的名字就叫瓷器(CHINA),那个时代,许多中国商人飘洋过海,纵然带去的只是在旅途中被打碎的瓷片,也让西方人兴奋不已,他们在那些破碎的陶瓷里面寻觅东方古国的文明,让中国人无比自豪。
  据说与黄石毗邻的蕲春县管窑镇也曾有过辉煌的陶器生产时代,至今在这里散布着许多被废弃的窑炉,其中有不少艺人仍从事这最原始、最古老的行当,只是他们生存得很艰难,在艰难中传承着祖辈留下来手艺。
  管窑镇与阳新县氵韦源口镇只有一江之隔,5月25日,记者与几位摄影朋友第一次踏进了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古镇,一起寻访那些散落在民间的窑场,以及窑工们的生存状况,寻访当年的辉煌与荣耀。
  其实管窑镇离黄石很近,驱车顺江而下,约半个小时就来到了氵韦口镇江边一个不知名的小汽渡口,从这里过江就是管窑镇。
  管窑镇街面很小,没有特别之处,深入其中,才发现这里风景很美,辖区内湖泊星罗棋布,山峰迭宕绵延。其中,圆峰山二祖寺是隋末印度僧人二梵祖师成佛之地,据说当年香火之盛远胜于黄梅四祖寺和五祖寺。
  由于管窑镇一面临江,一面临湖,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其中赤西湖面积近3000亩,是蕲春县第二大湖泊,与黄石西塞山遥遥相对,深入其中,到处可见莲藕茂盛,一朵朵小荷苞冲出水面,含苞待放,一只只蜻蜓时而穿梭于荷叶间,时面小伫于荷花之上,生机盎然。这让记者想起杨万里的一首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据说很早以前就有人把管窑镇的景色拟有八景:金盆养鲤、雄鹰展翅、二梵福地、侧船幽境、牛头浮石、神马巍然、虎奔发水、蜜柿风云。
  一位渔民告诉我们,赤西湖不仅美丽如画,现有渔场养殖面积就达3342亩,有青、草、鲢、鳙、鲤、鲫、鳊、鲶、黄颡、乌鲤等30多个鱼类品种。由于这里湖光山色秀美,有不少外地人纷纷来湖中小岛投资建房,是理想的生活休闲之场所。
  难怪先民们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做陶窑生产地,除了它丰富的陶器原料资源外,想必还有一条就是它有得天独厚秀丽的自然风光与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资源。
  乡土本色陶艺人
  今年的夏天有些反常,气候异常闷热,有时让人觉得透不过气来。
  走过管窑镇街道,穿过一片鱼塘,很快就来到管窑最原始的手工制陶窑址:工人新村。该村为何称工人新村呢?今年72岁的老窑工李立权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里一带全是陶窑址,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基本上都从事制陶业,故称工人新村。
  工人新村紧依赤西湖,在湖边一个山旮旯里,果然隐藏着几处窑址,通往窑址的路边到处堆满了刚生产出来的各种日常陶制用品,不少农用车进进出出,在此批发陶制品,生意看来还不错。
  这里有不少的简易工棚,工棚大都是土砖和石棉瓦修砌而成,每一个工棚便是一个陶制品加工点。陶工们正在里面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生产与加工,那一堆堆无声的黄泥巴,在这些陶工的手中顷刻就变成了一件件仿佛能说话的精美手工制品,如我们生活中日常熟知的坛坛罐罐:腌菜坛、管道、取火炉、酒壶等等。
  简易工棚温度很高,我们拍摄一会儿,便全身大汗淋漓,再看那些窑工镇定自如,似乎忽视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存在,不管我们在那狭小的工棚里怎样来回地拍摄,窑工们仍然聚精会神地忙着手中的活儿,仿佛时间凝固在狭小的空间之中,只有那旋转的胎坯在告诉我们,他们已穿越千年的时空,依然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窑工们将手中制作好的陶胎坯放在外面进行晾晒,晾干后再上釉。上釉也是一件十分细致的活儿,我们在现场看到,一位老窑工正在手把手教一位年轻人如何上釉,也许是年轻人不得要领,多次上釉,总是上釉不均匀,引起老窑工的不满。
  在烧窑址,窑工们正往狭长的土窑巷道里有序摆放上了釉的陶胎坯。也许是窑内空间过于狭小,加上里面的温度很高,窑工只能半蹲着摆放胎坯,全身早已汗流浃背,为了补充身体的水份,他们需要不停地喝水。
  李立权告诉我们,陶胎坯进窑后,进行燃烧。烧窑也是一件技术性很强的活,只有老窑工才能胜任,温度一定要掌握好,全凭日积月累的经验,否则就烧成了废品,只有经过适宜烈火燃烧过的陶才是真正的陶器。
  老人还说,他从十几岁就跟着父辈学习制陶,如今干了60多年,虽然人老了,但爱陶的心还在,技术还在。窑工们是把和自己头发有着相同色调的黑色炭火点燃,一代代薪火相传,一代代燃烧涅?。
  陶工李玉恒告诉我们,管窑镇在民间目前有4个窑场:管窑、卢窑、李窑、岚头矶窑。相传管窑镇在1300多年前的盛唐时期就有 “官窑”、“陶都”之称。管窑镇的陶业生产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洪武二年,那时就有“窑州”之称,管窑镇也因此而得名,管窑陶瓷已经被省政府第一批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精益求精
随处可见这样的烧窑址
工艺厂里陶制品
用废弃的残陶做成的篱笆墙
荒芜的旧窑址

  千年“陶都”盼新生
  有人说陶是没穿新装的女人,是旷野里仰望星空的女人,它周身散发着的是火最元初的形式,神秘、自然。管窑镇到处就散发着这种神秘与自然。
  肖启高是一位制陶能手,经他制作出来的陶造型优美,深得大学生和顾客的喜爱。为此,湖北师院专门聘请他为艺术系手工制作的教师,他告诉记者,管窑是我国至今面貌保存完好的为数极少的几处古代民间陶窑中的一处。明朝洪武二年,就已经形成规模了,那时就有“窑州”之称。明、清时期进入鼎盛,直至解放后,管窑镇一直是湖北最重要的日用陶、工艺陶产区之一。1985年全国首届陶艺家会议在管窑镇的岚头矶工艺陶厂召开,1987年管窑镇被湖北省命名为“陶瓷之乡”,其产品先后有350多个品种,310多种花色问世,曾多次获全国、全省创新设计和质量奖,产品畅销6个国家和国内16个省市的74个地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出国访问时曾以管窑陶瓷作礼品赠送外宾。遗憾的是,由于受市场的冲击,管窑制陶业日益萎缩,生产从工艺陶转化为比较单一的日用陶。
  他还说,管窑的手工制陶是民间技艺的典范,从选土、和泥,上釉到烧制,全凭艺人长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手感,在这里找不到两件完全相同的陶器。由于制陶艺人长期根植于吴头楚尾,接受了深厚的楚文化,将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以及身边的万事万物作为创作题材,如“鲤鱼穿莲”、“喜鹊闹春”等都创作到陶器上。这里的陶艺人还首创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水画”装饰艺术,为日常生活中的陶器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岚头矶陶器工艺厂,这里仍然还能体会到当年制陶业的辉煌与荣耀,宽大的厂房里,到处摆满了各种造型的陶制品,工人们在有序地生产与加工产品,在高耸的烟囱上,依然清晰地看到上面写着“工业学大庆”的标语。与工人村中的民间陶窑不同的是,这里融入了许多现代技术手段,用上了模具和电动等现代元素,烧制也实行了半自动化。据说,这里曾经生产出许多有特色的工艺陶产品,蜚声省内外。
  令记者遗憾的是,该厂负责人没能让记者进入他们的陈列室一睹为快。但记者从窑址周围那一堆堆破碎的工艺陶片中可以窥见其中的奥秘与荣耀,也能理解,当初的辉煌毕竟随着一江春水东流去。
  星罗棋布陶窑址
  5月31日,记者再次跨过长江深入管窑镇,寻觅当年的古窑址。李立权老人告诉我们,在赤西湖边到处能找到窑址,是不是古窑址,他们也说不准。因为民间窑址方法很土,只要有陶瓷原料,在斜坡上挖一条狭长的地槽,再盖一间简陋工棚就可以生产,凭的是各自的手艺,千百年来,他们和祖辈一样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老人回忆,12岁时,他就跟父亲学会了制作陶器,从此,他一步也没有离开过这里,只是上世纪40年代,日本鬼子沿江进入管窑镇,占领了这个古窑都,在此杀人放火时,他才和父辈们一起躲进了赤西湖中的山林里。那时,仅这里的窑工就达几百号人。解放后,窑工队伍越来越庞大,最多的时候达到近千人,产品销售到湖北武汉、江西、安徽、江苏南京、浙江等地,品种达到了100多个,如果加上李窑、卢窑、岚头矾窑,管窑镇从事制陶业人数有几千人。1957年,这里成立了黄冈地区蕲春县第一个国营陶器厂,生产红红火火,产品供不应求,最多的时候窑工达到万余人,管窑镇成为名符其实的“窑都”。
  到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手工制陶技艺过程复杂,专业程度高,制作工艺长,再加上现代化制陶业的冲击,传统的手工制陶业开始失去市场竞争力,昔日辉煌的制陶景象开始一步步衰落,年轻人要么转行了,要么到沿海等发达地区的陶瓷厂打工去了,新的年轻人又不愿意学这古老的手艺。到90年代,陶器厂解散,各自为政,不久维持不下去了,开始承包个人。如今大家看到的,都是私人承包的,在此打工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等到我们这些老人不在人世了,这古老的手艺也就失传了。”老人一声叹息,道出心中的忧伤。
  看得出,老人很怀念那流金岁月,担忧这古老的手艺一旦失传,如何面对创建这古陶都的先辈们。老人告诉我们,去湖边看看那些旧窑址吧。我们沿着老人指引的方向一路打听,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是途中到处都是废弃的陶器残骸,居民的房前屋后,都是残陶碎片,有些院墙下半部分用石头、砖头,而墙头用陶罐做成,有的甚至全部用陶片垒砌,那些陶片没有经过任何修饰,扇面的形状一个接一个不规则地连成一大片;房屋的墙壁有些也全是废陶做成,看着很有沧桑感。就连居民菜园子的篱笆墙也都是废陶做成的,还有烟筒、花盆、甚至居民的简易厕所,也都用陶罐、陶片砌就,仿佛这里就是一个陶的世界。
  当我们找到其中一个陶窑旧址时,更让我们惊讶,只见一大片旧窑址早已被一大片丛生的野草淹没了,到处是残垣断壁,瓦砾堆积,十分荒凉,很多大大小小的坛坛罐罐裸露在荒草之中,或在被风雨侵蚀而残破的工房里静静等待着,透过这些制作精致的陶器残片,触摸这些冰凉的陶器残骸,不难想象当年这里是何等的繁荣。此时,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了李立权陶艺人的忧虑与悲伤。
  今年72岁的李香从老人也告诉我们说,这里只是解放前后时期的旧窑址,还有更久远的窑址,每一个古窑址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让人感动。我们无声地感叹,感叹这千年烟火会不会熄灭?这千年古陶都会不会销声匿迹? 

[ 资讯评论 ]
  • tanlee
    2010-06-11 18:31:33
  • 原来你是前身是烧窑的!嗯哪!
[ 提交评论 ]
请选择表情
  • 昵称:
  • *
  • 验证码:
  • *点击更换验证码
  • 尚能输入个字符
申明:本网站部分分享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联系,谢谢,另网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在评论中发表违反我国任何法律的,请即时与我们联系(QQ:77132915),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 [ 注:提交评论后,通过审核后方能在网站上显示!]